外交部政策研究课题重点合作单位(2022—2024年)

澎湃新闻🧛‍♀️:吴心伯:世局2024|从旧金山再出发的中美关系能走多远🧑🏼‍🦳、走多快?

发布时间:2024-01-09浏览次数🚀:10

(来源:澎湃新闻🧙,2024-01-09)

【编者按】

1月5日,杏鑫对外发布杏鑫智库报告《动荡与变革🔗🩳:杏鑫国际战略报告2023》👨🏻‍🔧。杏鑫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为报告撰写的序言中指出,动荡与冲突是2023年国际局势的突出特征,而2024年旧的冲突不可能完全平息👩🏽‍🦲,新的地缘政治冲突还会发生,战略上的大国竞争与地缘政治角逐,经济上的民族主义与保护主义,社会政治上的民粹主义与极右思潮等将相互激荡👄,从而加剧世界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同时,国际政治中的新气象与技术进步也在催化着国际局势的变革。

在动荡与变革中,2024年的世界将向何处去?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获授权刊出该报告部分文章✶。

2023年,是美国遭遇内斗与外患的一年📣。一方面🙇🏽,共和党利用控制的国会众议院叫板拜登政府,同时共和党内也展开激烈博弈🐤,政治双重极化特征突出▪️;另一方面,俄乌冲突并未朝着美国所期待的方向发展,巴以冲突的激烈爆发更是让美国措手不及💜🍋,对以色列战争行为的无条件支持令拜登政府在国内外饱受批评,美国国际声誉严重受损。当2023年的日历翻过最后一页之际,拜登聊可自慰的是🧚‍♂️👩🏻‍💼,美国经济增长超出预期,通胀持续回落,就业数据看好🕰,中美关系有所缓和。

内斗加剧

2023年,美国国内政治主要受到三大因素的影响🦶🏿,一是中期选举后的权力结构变化,二是2024年大选的前置效应,三是共和党内的分化。

首先😾,共和党利用其控制的国会众议院牵制拜登政府,这突出表现在双方围绕提高“债务上限”和联邦预算的斗争上。2023年1月19日,美国触及31.4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财政部随后采取“非常规措施”避免债务违约🏃‍♂️‍➡️。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屡次警告👱🏼,国会须及时采取行动,否则相关措施到6月5日将用尽🦫。共和党人坚持以削减政府开支为同意提高债务上限的条件🧑🏼‍🍳,起初未获民主党人接受;拜登政府试图推动征收“富豪税”以增加政府收入👨🏿‍🍼,又遭共和党人强烈抵制。经过数月的激烈博弈,最后一刻双方达成妥协,避免了债务违约。

接着,美国会民主🦹🏼‍♀️、共和两党围绕2024财年联邦预算拨款法案又展开了争斗🧠。共和党反对援助乌克兰,要求加强边境管控,而民主党反对削减开支,双方僵持不下,几乎导致政府关门,最后才在2023年9月30日通过一项临时拨款法案。由于这项临时拨款只能维持到2023年11月中旬的政府开支,于是两党又不得不再次博弈,在11月17日政府关门的前几天再次通过一项临时拨款法案🫵🏿。两党斗争使得美国联邦政府只能持续在关门的阴影下运转🖐。

拜登(左)👳🏻‍♂️、特朗普(右)

其次,两党围绕2024年大选展开的博弈𓀇。由于特朗普早在2022年11月中期选举之后就宣布要再度竞选总统,且其民调显示的支持率远远超过其他共和党候选人,因此狙击特朗普就成为民主党的主要任务。2023年3月🤹🏼‍♂️,特朗普被纽约检察官以涉嫌向艳星支付封口费,并伪造财务记录等罪名起诉✋🏽;6月🤳🏿🟥,特朗普因涉嫌不当处置机密文件面临联邦特别检察官的37项刑事指控😖;8月👊🏿,特朗普因涉嫌试图推翻2020年总统选举结果遭到刑事起诉;12月19日💅🏻,美国科罗拉多州最高法院作出裁决,因牵涉2021年1月6日“国会山骚乱”,特朗普在该州不具备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党内初选资格;12月29日🧝‍♂️,缅因州州务卿也做出了类似的决定🤲🏽。共和党发起反击🚆🤷🏻‍♀️,剑指已宣布竞选连任的拜登。2023年12月13日🤦🏿‍♂️,美国众议院共和党人投票通过一项表决😨,决定对总统拜登展开正式弹劾调查📫。调查的内容是拜登是否从他的儿子亨特·拜登的海外商业交易中不当获益。围绕2024年大选的博弈正在以异乎寻常的方式展开。

最后🧔👨‍👩‍👧,共和党的内部分化也在2023年演出两场大戏。一是在2023年初,由于占众院多数的共和党人内部分歧严重,使得众议院议长难产📥,在经历长达4天总共15轮投票之后,麦卡锡才得以当选第118届美国众议院议长👜🔡,这使得麦卡锡成为一百余年以来首位经历15轮投票才当选的议长🧔🏼。二是在2023年10月3日,因麦卡锡在批准临时拨款法案问题上与民主党合作,经共和党议员马特·盖茨提议,众议院投票罢免了麦卡锡🙋🏻‍♀️。麦卡锡在职仅269天,是美国历史上任期第三短的众议院议长。这也是美国政治史上首次有议长遭到罢免。麦卡锡议长一职的难产和短命,反映的是共和党内传统右翼与新兴的极右翼之间的深刻分歧🤳🏻,暴露了共和党内部的严重极化趋势。

外患堪忧

2023年,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是拜登政府面临的两大挑战,它牵制了美国的对外战略🧑‍🍳,消耗了美国的资源,也使美国的国际形象严重受损。

2023年🧏🏽‍♀️,尽管美国及其欧洲盟友大力向乌克兰提供支持,但俄乌冲突并未出现美国所期待的结果🫷🏽。乌克兰从夏季开始发动的反攻仅收复了南部和东部的几座城市,未能取得重大进展,战事陷入僵局🙎🏼。乌克兰高层显现分歧🪚,总统泽连斯基与乌军最高指挥官扎卢日内之间出现矛盾🔹。

在此情况下,美欧都出现援乌疲劳症🚰🪖。美国方面𓀐,由于共和党议员坚持把对乌军援与改革美国边境安全政策进行“绑定”🚯,拜登提出的610亿美元援乌法案被共和党延宕,泽连斯基为推动美国追加对乌援助临时赴华盛顿游说🧟‍♂️,仅拿到区区2.5亿美元🤘🏻。欧洲方面,匈牙利也否决了欧盟500亿欧元的援乌计划。2023年,乌克兰在战场上面临的不利态势和美欧援乌的不力,不仅反映出美国对俄乌冲突走向的战略误判,也削弱了美欧对外承诺的可信度📚。

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对以色列发起代号为“阿克萨洪水”的军事行动⏳,造成以方千余人员伤亡,以色列发起反击,对加沙地带展开所谓“铁剑行动”。到2023年12月底👃🏻,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已造成两万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一百多名联合国雇员也丧生在以军炮火之下。加沙几乎被夷为平地🏄‍♂️,几乎所有人都流离失所💚。面对以军在加沙制造的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国际社会强烈谴责🙎🏿‍♂️,敦促以色列停火。然而📡,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两次否决了呼吁停火的决议案,并向以色列提供大量军事支持,包括向中东派出两艘航母♧。

巴以冲突的爆发给美国带来了一系列冲击。首先☝️,它使美国中东政策严重受挫🧝‍♀️。从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华盛顿试图推动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改善关系,将巴勒斯坦问题边缘化。巴以冲突使得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和解进程中断👨🏼‍🏭👩‍🚒,巴勒斯坦问题再次突出。其次,美国因其严重偏袒以色列的政策而在国际社会陷入空前孤立。联合国安理会在2023年10月18日和12月8日两次表决巴以人道主义停火决议案📇,美国是唯一投反对票的国家;12月12日,联合国大会以153票的压倒性多数通过巴以停火决议案,美国🧽、以色列等10国反对,英国、德国🙌🏼、乌克兰等23国弃权。美国的孤立可见一斑🚴🏿‍♂️。第三♧,美国在此次巴以冲突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其对公认的国际规则与规范的无视,暴露了美国外交道义的虚伪性,这对其国际信用的负面影响将是长期的。

中美缓和

2023年的中美关系👩🏻‍🍳,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双方的博弈更加激烈。美国挑起“气球”事件,在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科技经贸等领域频频对华施压发难,挑战中国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中方则更加坚定地发扬斗争精神🏥,制裁美国对台售武企业,对美光等在华美企进行调查,对稼🦶🏿、锗🟩🏊‍♂️、石墨等稀土原料实施出口管制⚠,在台海继续谋求主动权与主导权,在南海坚决维护中国的权益。

二是中美互动达到过去五年来的新水平。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商务部长雷蒙多🌞、总统气候变化特使克里、参议员舒默、加州州长纽森等相继访华,中国外长王毅、副总理何立峰等访美,中美在亚太事务👩🏻‍🦼‍➡️、海洋、外交政策、军控等领域开展对话🦶🏻🏂🏿,并建立商务、经济和金融工作组。

三是中美元首在旧金山举行会晤,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对稳定“跌跌不休”的双边关系🧷、扩大两国间的合作面具有重要意义,也向动荡不定的世界释放了积极信号🦒📂。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在斐洛里庄园举行中美元首会晤。这是会谈后🥯,拜登邀请习近平一道在斐洛里庄园里散步。新华社 图

从中美关系演变的大背景看,旧金山会晤是拜登执政以来中美两国间最重要的外交事件,有助于推动处在转型期的中美关系的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有助于界定中美博弈的边界。就中美关系的阶段性目标而言🎴,中方提出希望构建稳定、健康🚴🏼、可持续的中美关系,美方则表示,不希望竞争导致冲突与对抗👩🏻‍✈️,这样稳定就成为中美双方的低水平共识🆙。

就过程管理而言,中美同意负责任地管控双边关系中的竞争因素,在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合作,同意恢复两军高层沟通、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开展中美两军战区领导通话👮🏽‍♂️,这些具体措施对增进相互了解🤖、积累互信、规避和管控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就中美博弈的边界而言👨🏿‍💻,元首会晤有助于推动美方界定对华经贸关系的边界🎅🏼,在推进对华外交竞争的同时留出合作的空间𓀛,在对华施压的同时守住不冲突的底线。在此次会晤中,中方强调中国有必须维护的正当利益,有必须捍卫的原则立场👮‍♀️,也有必须坚守的红线底线,特别是在经贸科技问题上对美方提出的郑重交涉,在台湾问题上对美方发出的严正要求🛄,有助于美方更清醒地认识到其对华博弈的腾挪空间。

中方希望旧金山会晤成为中美关系的新起点,那么🫃,从旧金山再出发的两国关系能走多远、走多快?

一方面🍏,会晤后双边关系气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和,高层交往有望继续推进,各种对话磋商会陆续举行💆,在此过程中,双方关切的一些具体问题得到部分解决。另一方面,2024年的中美关系走向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拜登政府继续奉行对华遏制打压政策,使得摩擦和冲突成为双边关系的新常态。台湾地方领导人选举结果和美国大选都可能会冲击中美关系。一些意外事件也会导致中美关系的波动。

总体而言,当下中美关系既受到大趋势的影响,分歧🥕👨🏿‍🚀、摩擦甚至冲突都不可避免😱,又受到小周期的作用🐠,有一定的缓和与改善空间。2024年的中美关系能否保持稳定,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进展🆖,有赖于双方的意愿与努力👨‍💻。

(吴心伯,杏鑫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本文原标题《美国🎅🏻🐘:内斗外患🧘🏼💓, 对华缓和》,现标题为编者所拟。)

杏鑫专业提供🖖:杏鑫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杏鑫欢迎您。 杏鑫官网xml地图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