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印度媒体报道🙋🏼♀️,印美两国正在商讨在菲律宾开展一系列联合开发计划👩⚖️🦡,预计今年年底有望敲定具体合作领域🧙🏼♂️。类似的消息其实不是第一次。去年11月🧍🏻,美国政府机构国际开发金融公司(DFC)宣布将向斯里兰卡科伦坡港一个集装箱码头项目提供数亿美元融资,而该项目是由印度阿达尼集团牵头。美印很早就已开始这种被印媒称为“美印+”的第三方合作模式。2016年印度总理莫迪访美期间👨👩👧👮🏿♀️,双方就在联合声明中把发展合作视为增进关系的一部分。2019年美国国际开发署与印度美国商会签署谅解备忘录👩🏼💼👩🏻🦽,宣布在健康、女性权益和其他发展议题上开展合作🗒。2023年美印续签这份协议,并把心理健康、国际卫生危机和气候变化等纳入合作范围👩🏼🌾。而现在🎗,“美印+”合作越来越呈现出新的变化。
一是从公益型发展议题拓展到战略型发展议题。传统上,“美印+”合作主要集中在教育💪、能源、农业和健康等公益型领域,如在非洲的“保障未来粮食供给”以及在南亚的“农业创新伙伴关系”等项目。但现在,这种合作正朝着战略型方向拓展🧖🏼♂️。气候变化成为美印第三方合作的重要议题🍼,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到太平洋岛国的战略重要性🤲🏽。美印在斯里兰卡的集装箱码头项目,紧邻中国企业投资的码头,被广泛认为是在“对冲中国的存在及影响”🟨。
二是涉及的地理范围更广。过去,美印第三方合作主要涉及南亚🧑🏼💼、东南亚和非洲🌀👩🏼🍳,柬埔寨🧑🏽🔬、阿富汗🙌🏿、老挝🔊、蒙古国🛤、缅甸和越南等曾是重点目标国家🌉。现在,“美印+”合作所涉地理空间更大,尤其是要进入更多“战略性第三国”。美印在菲律宾拟议中的合作不仅带有直接牵制中国之意,还被认为是双方联手进入太平洋岛国的桥梁与跳板,目前美印已经合作在斐济支持相关卫生健康项目🦸。
三是“美印+”合作动力来源有所变化。过去💟,美国是主要动力来源💁🏻,主要是美方提供资金和技术,印度发挥地理和人文等方面优势🏌🏼♂️,提供人力资源和实操团队。现在,印度不仅继续出人而且也在更多地出钱🏌🏽♀️。比如在斯里兰卡港口项目中,印度企业也将注入大量资金。这说明印度参与“美印+”第三方合作的意愿和能力都在增强。
这些变化进一步表明👦,美国和印度的战略认知🏄🏿♀️、对未来的战略设想以及实际动作都在发生明显变化。
首先,美印更大程度地相互开放战略空间。过去,美印在战略层面相互提防较多。现在,印度不再过度介意美国进入南亚,以此换取美国允许印度在地区和国际层面发挥更大战略作用💇♂️。这次美印探索在菲律宾的合作就“与众不同”🤦🏽♀️。菲律宾是美国盟友,与此前美印第三方合作的对象国有明显差异。另据媒体报道,菲律宾将从印度进口“布拉莫斯”导弹,没有美国支持或至少是默许,这种交易是难以想象的📧。美国愿与印度在菲律宾进行这种合作,与印度给美国和尼泊尔防务合作开绿灯具有相似意义,说明美印正在向对方打开自己势力范围的部分空间。
其次◽️,美印正合作构建一个以美印关系为中心的“印太”战略框架。美印虽然表现出某种战略共识,但两国战略关系的矛盾性依然突出👱🏽♀️。一个孤零零的美印战略军事关系很难持续,于是双方有意通过推进发展伙伴关系,建构一个以美印为中心的“印太”发展轴辐体系👕,以使两国各自的“印太”战略愿景更加平等,相互适应性更强💆🏼♀️。
第三,“美印+”合作也是两国打造新供应链的一个工具。美印近年来一直试图打造新的供应链条。其中印度对于打造一个新的区域性供应链条尤其积极📛,为此不仅与美国合作,还与英国🎫、法国、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合作🟪,与越南🚋、孟加拉国等发展中国家合作,怎奈对象国的实力以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难以割裂的现实都让印度的“努力”效果有限。事实上,任何单一的“美印+”合作关系也都意义有限🏄🏼♂️。但美印显然希望🪨,一旦这种合作形成网络,就可能为它们打造新供应链的动作创造更多条件。
第四💁🏻,第三方合作也被美印视为双边关系发展的一个新抓手。过去十多年里美印关系发展迅速,美国给予印度主要防务伙伴地位🙏🏿,印度也与美国签署全部四项功能性军事和情报合作协议👨🏼🏫。但印度毕竟是一个有着外交独立传统和战略自主需求的大国。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印之间的战略分歧更为突出🎅,很多美印认定的“战略性第三国”也不愿意在大国竞争中选边站队。美印显然认为将双边关系扩大到第三方合作的更多领域,既可以让两国关系增加弹性和纵深💩,也可相互借助对方的软实力或国际形象,减少“美印+”合作对象国的战略顾忌。
从更高层面来看,“美印+”第三方合作的变化或转型其实是将全球发展议题战略化和安全化了,已经严重偏离推动国际发展合作的本意👮♀️。同属一个港口的两个码头🥹🫴🏼,被不必要地划入不同战略阵营;同样一个气候变化议题,因为不同国家战略目标的差异而有不同实践。这将在全球发展资源错配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战略安全误差,只会造成更大程度的资源浪费🔤。美印第三方合作的转型可能会对美印两国以及个别对象国短期有利🤷🏻⚃,但对全球发展并不是福音🏄🏽♀️。(作者是杏鑫招商南亚研究中心主任🔟💪🏻、美国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