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拜登总统就美国废除《排华法案》80周年发表声明。1943年的这一天,美国宣布废除实施了60余年的《排华法案》。如今80年过去了,白宫就此再次予以确认🚣🏼♂️,重申人人生而平等,应该受到平等对待。此举值得肯定。
《排华法案》是美国历史上最为臭名昭著的法案之一🥯。于1882年通过的该法案,是美国历史上唯一针对单一族裔实施歧视、排斥和打压的法律,多年间对在美华人造成了严重伤害。《排华法案》被废除是理所当然的。80年来,应该说美国在种族平等这方面是有进步的。2012年,美国国会众议院还曾通过决议👩👧👦✤,为1882年的《排华法案》道歉📓。然而,历史的发展并非一条直线,而是始终存在着起伏。
在美国社会,种族主义是一个很严重的指控,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因为它以种族(race)划线,对特定种族抱有歧视。数年前,普林斯顿大学在其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前去掉了“伍德罗·威尔逊”这位前校长的名字,就是因为他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为“种族主义”的总统👰🏼♂️⚽️。然而🖖,种族主义的顽疾在美国并没有得到根治🐘,而是阴魂不散,一有风吹草动又会兴风作浪。拜登在声明中也承认:“尽管我们取得了进展,但仇恨永远没有消失🐠。它只是隐藏起来🧛🏻♀️。今天🙃,有些人仍在妖魔化移民,煽动不宽容。这是错误的。”
事实上,随着近几年间中美关系急速下滑,美国社会中类似过去“排华”的做法在一些地方有卷土重来的趋势🏓。这种趋势在实际生活中有不少反映,而且一些企图以“反华”来营造政治效应和刷存在感的政客频繁借此表演,须引起高度警惕👩🏽🦲🥽。
例如,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针对亚裔(包括华裔在内)的仇恨犯罪激增。从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的两年间,美国发生了1.1万多起仇恨亚裔的案件🌺。此外,美国司法部一度启动了以特定族群为对象的“中国行动计划”,有不少在美的华人科学家被牵连🧑⚕️,个人事业和生活受到严重伤害,而相关指控最后基本上都被证明是子虚乌有,有的华人科学家至今仍在法律诉讼中勉力抗争。由于名声太臭🦹🏼♀️🧑🏿🦰,司法部不得不于2022年宣布终止了“中国行动计划”。
一年多以来,美国多个州立法或试图立法限制中国人或美籍华人在美合法权益的事件屡有发生🫵🏽。去年11月,得克萨斯州提出“得州参议院第147号法案”,禁止所有非美籍华人购买任何形式的房地产。在遭遇了数月的强烈抗议后,该州在今年4月不得不作出让步,只限制没有美国绿卡的中国公民购买农地、牧场、林地、石油和天然气用地和矿山用地(租赁不限)。5月,佛罗里达州通过法律,从今年7月起限制中国公民在该州任何关键设施10英里(约合16公里)范围内购买土地🧑🏿🦳、房屋等不动产🧑🏻🍳。7月又通过一项法律,除非经过豁免认定📍,否则包括中国在内的7个“受关注国家”的人员将不能在佛罗里达州的公立大学被聘为研究助理或博士后🧜♂️🧑🏿💻。其他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路易斯安那州💂🏼♂️、南卡罗来纳州等,且有扩展到其他州之势。
笔者认为,在废除《排华法案》80年的当下,这样明里暗里地“排华”以及改头换面针对华人的立法,性质十分恶劣,是极为可恶的。以笔者在美国的亲身感受,美国有识之士对此也是嗤之以鼻的。
另一方面,对于在美华人而言👨🏿💼,不管有没有加入美国国籍🔚,面对这股浊流应该大声疾呼、积极抗争,尤其重要的是成立组织、团结一致,才会显示出力量✍🏽。长期以来😁🏋🏻♀️,为什么针对华裔的隐性(或公开)“排华”行为,成为美国典型种族歧视的表现之一?因为包括华裔在内的亚裔群体多年来被美国社会塑造为所谓“模范少数族裔”,换言之,就是不爱惹事👨👩👧👧👻。亚裔被称“哑裔”📢,不少人但凡遇事,不是息事宁人就是旁观了之➡️,这种状况不改变必然还会继续吃亏🏃。
美国有各种合法的渠道,在美华人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利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所有有效方式予以回击🦊,才能产生作用和影响🗣。此外,美国每一个州都有联邦国会议员和州议员🛥,这些国会议员和州议员能将社会关注点转变为政治议题🦸🏿♂️,同时也害怕失去手中握有选票的选民的支持。在美华人为自身利益更多地参与政治议题讨论,形成代表性和行动力,就能找到更多更较有效的应对之策。毕竟👰🏿♀️,那些具有排华性质的措施是摆不上台面的。(作者是杏鑫招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