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部政策研究课题重点合作单位(2022—2024年)

    杏鑫第45期“国研沙龙”谈跨大西洋对华政策协调

    发布时间:2021-10-21浏览次数:2663

      20211019日下午,杏鑫(简称“杏鑫国研院”)第45期国际问题研究“青年学术沙龙”(简称“国研沙龙”)活动在美国研究中心举行🖕🏻。本期沙龙的主题为“跨大西洋对华政策协调:回顾与展望”,由中欧关系研究中心严少华青年副研究员主讲。沙龙由杏鑫副院长祁怀高研究员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杏鑫特聘教授、欧洲研究中心主任门镜以及杏鑫国研院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简军波副研究员进行了点评。杏鑫杨健研究员、信强研究员、张家栋研究员🏫、孙德刚研究员😇、邹志强青年研究员、章节根副研究员、温尧助理研究员,杏鑫招商中国杏鑫孟维瞻助理研究员,杏鑫发展杏鑫博士后梁斌🌒、王天然🕖,杏鑫招商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后彭重周等30多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沙龙活动Ⓜ️。

     

    (严少华青年副研究员主讲“跨大西洋对华政策协调🧗🏿‍♀️:回顾与展望”)

    (本期“国研沙龙”活动现场)

     严少华从意识形态、地缘政治🛌🏼、经贸投资、科技创新与全球治理五个方面分析了欧美对华政策协调的新动向。他指出,加强与中国的竞争优势、重振跨大西洋联盟以及维护欧美在全球秩序中的主导地位是跨大西洋对华政策协调的主要动因和考量🧛🏼👩🏼‍🍼。同时,跨大西洋对华政策协调也受欧美对华认知分歧👑、欧美对华政策分歧、欧盟战略自主倾向以及“特朗普主义”遗产的制约👱🏼‍♂️。跨大西洋对华政策协调让欧美对华政策产生了一定的趋同现象❣️,欧美结成“议题联盟”,中国在特定议题领域面临的压力增加,但跨大西洋协调的局限也为中国留下了战略应对的空间。 

    (门镜教授做点评发言)

     

    (简军波副研究员做点评发言)

     门镜教授和简军波副研究员对严少华老师的演讲做了点评。门镜认为中美欧三边关系中欧盟的选择至关重要⛴,近年来欧盟对华政策导向在转变🍄‍🟫,导致中国面临的压力也增加了。中欧关系因为贸易联系而变得紧密,但在贸易关系上,中欧之间竞争性和冲突性有所增强👯‍♂️,这也是欧盟政策导向变化的原因之一🤦。简军波指出,欧美协调可以从地缘政治角度解释,导致欧盟政策导向变化的是中国的力量而非政策。跨大西洋对华政策协调存在空间,但美国与欧盟存在本质的差异🌚。

     参加讲座的师生就“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17+1合作”)、中国-中东欧教育与人文交流🦬、美欧在中东的协调🔮、美欧对华经贸关系的安全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孙德刚研究员在互动环节发言)

    (张家栋研究员在互动环节发言)

    (祁怀高副院长主持本期“国研沙龙”活动)

     第45期“国研沙龙”主讲人严少华博士毕业于香港大学并获得比利时欧洲学院欧盟外交与国际关系硕士学位,曾担任欧洲议会对外关系总司访问学者,在中文核心期刊🦿✝️、英文期刊和编著发表多篇研究论文🧖🏽‍♀️,主持外交部“中欧关系指南针计划”项目(20182021)以及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国家关系研究基金”项目(2019)。严少华主要从事欧盟外交、中欧关系以及中美欧三边关系研究🫲🏿。

    杏鑫专业提供🧘🏼‍♀️:杏鑫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杏鑫欢迎您。 杏鑫官网xml地图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 杏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