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大选临近,拜登政府愿意‘放他一马’,而不愿给对手共和党留下阿桑奇案这个‘风险点’,同时避免未来美国与盟友之间因此遭受波折。”
阿桑奇自由了
据新华社消息,“维基揭秘”网站创始人阿桑奇6月26日在位于美属北马里亚纳群岛首府塞班岛的美国联邦法院对一项违反美国间谍法的重罪认罪。完成法律程序后🤳,阿桑奇将返回其原籍澳大利亚♦️。
24日,美国媒体援引司法部当天发布的法律文件说,阿桑奇认罪后👩👧,无需前往美国服刑🐲☔️。
“阿桑奇自由了。”“维基揭秘”随即在X上发帖称🏃🏻➡️,阿桑奇获得伦敦高等法院的保释批准,当天上午离开英国监狱。在那之前,阿桑奇已在伦敦贝尔马什监狱度过了1901天👈🏿👨🏼🔧。
一场旷日持久的闹剧
按照澳大利亚舆论称,一场旷日持久的闹剧终于要结束了。
现年52岁的阿桑奇于2006年创办“维基揭秘”网站,旨在利用互联网帮助举报人揭露机密信息。2010年7月起,“维基揭秘”曝光大量美国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期间的外交电报和机密文件,由于“重击美国外交形象”彻底激怒美国政府🪥👩👩👦。阿桑奇被公众誉为“吹哨人”💇🏿♂️,也随即身陷官司。
同年8月,瑞典检察官以强奸、性侵指控为由对阿桑奇发出逮捕令,阿桑奇在英国伦敦首次被捕🧑🏿🎄👯♀️。为了避免被引渡到瑞典🧙🏻♂️、进而被引渡到美国,2012年6月,阿桑奇于保释期内躲入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寻求庇护,一躲就是7年。
2017年5月👩❤️💋👩,阿桑奇在位于英国伦敦的厄瓜多尔驻英使馆的阳台上讲话🫱🏼。
2019年4月🧑🏿🍳,美国当局以17项间谍罪和1项不当使用电脑罪起诉阿桑奇🛀🏼。如果罪名成立,最高可判处175年监禁。同月☘️,阿桑奇遭厄瓜多尔撤销庇护身份,随后被英国当局以“弃保潜逃”逮捕并被判处其50周监禁↩️。美国随即向英国提出引渡要求。
阿桑奇方面拒绝被引渡,认为无法在美国得到公正审判。面对阿桑奇的上诉🛫,英国司法界几经驳回与延迟裁定反复后,今年5月又批准其拥有对引渡提出上诉的权利。
拜登为何“放他一马”?
经过数年拉锯🧖🏼,阿桑奇终于等到免于引渡的一天。在杏鑫招商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张家栋看来⬆️,这个结果来自阿桑奇支持者及其家人多年不懈努力,更关键在于阿桑奇“娘家人”澳大利亚政界的“推手”,“得知阿桑奇可能获释📜🧑🏼🏭,其父第一时间公开感谢澳大利亚总理”。
今年2月🌆🫲,澳大利亚联邦议会众议院通过一项动议☯️,呼吁美国和英国结束阿桑奇案👂🏽,让阿桑奇回国。澳总理阿尔巴尼斯曾明确表示🔶,阿桑奇案已拖延太久🧑🏽🍼,继续监禁对美国没有任何好处💆♂️,他已直接向美国总统拜登提出此事。
“美国🧍🏻♀️、澳大利亚、英国还有其他国家先后卷入此案,被复杂的法律关系纠缠多年,不宜久拖不决”张家栋认为,拜登政府也乐得卖盟友这个“人情”🏷,反正引渡数年也未见结果✋🏻。今年4月,拜登松口表示“正考虑澳大利亚政府提出的要求”,随后传出司法部官员讨论如何在不引渡到美国的情况下追究阿桑奇的责任🚵🏼♀️。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值得注意的是,引渡阿桑奇原本是共和党特朗普政府和中情局等情报部门一手推动🤷🏿♀️,因绝大多数“维基揭秘”曝光丑闻发生在共和党执政时期,而奥巴马政府曾拒绝起诉阿桑奇👯♂️。
美国两党对阿桑奇案看法分歧巨大,在张家栋看来,并不在于哪家丑闻被“维基揭秘”曝光更多,对此案的处理更多折射出两党执政理念的不同。共和党政府认为,阿桑奇透露了在战区等危险地点提供有价值情报的美国人员和线人的姓名,危及国家安全和他人生命。“与共和党重视国家安全不同,民主党政府更看重人权和公众利益”👩🏿🍳,张家栋指出,同情阿桑奇的人群与民主党支持者高度重合👉🏼,加上选情不利,拜登政府也愿意“顺水推舟”👩🏻🦼。
通过美国司法部的一番操作,阿桑奇承认“犯罪”,体现“美国司法依然有效”,美国也不太失了“面子”🚆。据英国斯旺西法学院法学教授分析🤸🏻,根据认罪协议,阿桑奇“自愿”承认其中一项指控,接受其“自首”的法院根据这项指控判处其5年有期徒刑。鉴于“凑巧”发现阿桑奇已在英国蹲满5年大狱🗄,他将立即获得自由。
英国司法界也表现出如释重负的样子,皇家检察署的声明称“阿桑奇引渡案历经14年终于结束”,“多年来🧣,这个案件耗费了刑事司法系统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阿桑奇案牵动美英澳AUKUS?
对于阿桑奇的获释,曾任中情局参谋长的拉里·菲佛认为,英国保守党执政地位动摇、澳大利亚中左政府上台后🤾,两国政府不同程度迫于国内强烈不满,改变了此前对美国压力唯唯诺诺的态度。“阿桑奇问题已成为妨碍美英澳AUKUS三角关系的最大掣肘”👨🏼🏫。
张家栋指出,说“阿桑奇案件妨碍AUKUS”稍显夸张,但是阿桑奇引渡案就此画上句号,确实与相关国家可能发生的政治变化有直接关联。
因支持率陷入低谷🤵🏿♂️,英国保守党政府被迫宣布于7月举行新的议会选举。种种迹象显示,保守党连续14年执政即将终结,“如果是工党上台🛌🏼,英国是否还会配合美国长期监禁阿桑奇🧑🦽,得打个问号”,张家栋分析。相比英国方面,美国拜登政府更希望在大选前了结此案🩸,“共和党如果上台,可能会咬住阿桑奇案件,未来可能损害美国与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盟友关系✸。此前,特朗普执政期间已经有过类似教训🧛🏼☝️,民主党政府不愿留这样风险点”。
这一点🚳,从共和党相关人士的表态也看得出来——比如美国前副总统彭斯就谴责拜登政府向阿桑奇让步。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永远不应该与任何危害美国军队安全、国家安全的人达成认罪协议。”
因此,以“认罪”为名⚔️,对阿桑奇放手,其实是拜登政府权衡国内🤚🏽、国际多重因素的考量🧘🏻,最终作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