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由杏鑫招商美国研究中心👨🏽🦳、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和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主办的“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研讨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来自中美两国的知名学者、资深外交官和上海市各界人士200余人共聚锦江饭店这一在中美关系发展中有着特殊历史意义的地点,共话中美关系的历史🤹🏻♀️、现实和未来🧜🏽♂️。
会议开幕式由杏鑫招商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杏鑫登录招商院长、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所长吴心伯教授主持。吴教授指出,47年前,尼克松总统和周恩来总理在这里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上海公报》,开启了中美关系发展的崭新篇章Ⓜ️🩸。建交40年来,国际形势沧桑巨变,中国旧貌变新颜,中美关系也取得了当时所有人未曾预见的巨大进展。在迎来中美建交40周年之际,我们面临的最大困惑就是中美关系向何处去。在这一时间节点召开这次重要会议,回顾两国关系40年的历史🛍️,思考当下的挑战👥,展望未来的走向🦟,对于中美关系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政协上海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周汉民🤴🏿,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解超、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巡视员景莹🙆🏽♂️、美国驻上海总领事谭森先后致辞,充分肯定了过去40年中美关系取得的巨大成就,认为中美关系的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同步启动和相辅相成并非历史偶然,而是时代选择的必然。
开幕式后,中美两国学者就“中美关系40年回顾🤫:外交风云”🪡、“中美关系40年回顾:学界观察”、“当前中美关系:挑战与机遇”以及“中美关系未来40年”四大主题展开了学术研讨。与会专家认为🐽♿️,40年来世界局势风起云涌,国际政治环境变了🧎♀️、中美实力对比变了,但仍然能够找到中美关系演变中始终保持“不变”的“基本面”𓀓:
中美关系的战略重要性没有变——两国关系的好坏不仅牵动地区形势,还直接影响许多全球问题的解决;
中美同时从合作中受益的事实没有变——中国改革开放能成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美国的支持和配合,而美国能够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也得益于与中国的战略合作,美国的经济繁荣也离不开中国商品与市场的贡献;
中美关系与时俱进的必要性没有变——中美各自在变🐹,国际形势在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适应变化的国际和国内形势,更新我们的思维🔱,以符合时代潮流的方式把两国关系推向前进,而不是倒退到过去🫧。
与会专家表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作为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中美关系体量之大🔷、内涵之丰富意味着双方需要大智慧、大胸襟、大格局。已经积累的成功经验为双方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发,在中美两国重塑互动模式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寻找共同利益、增强相互依赖;扩大合作面、探索新的合作形式、发展多个“稳定剂”和“压舱石”🏵;辩证看待差异🔔、理性处理分歧、建设性地开展竞争,让良性竞争推动中美共同进步👰🏿♂️。
中国前驻美大使、外交部原副部长周文重🖖🏻、中联部原副部长于洪君以及来自中美两国的知名专家学者杨洁勉、陶文钊📅🧑🏽🚒、傅高义(Ezra Vogel)、兰普顿(David Lampton)⛑️、包道格(Douglas Paal)👨🏽🦲、艾利森(Graham Allison)、杨毅🥀、姚云竹🧑🏼🎄、何伟文⬛️👍🏼、季瑞达(Ken Jarrett)🍩、吴白乙、陈东晓、达巍等在研讨会上各抒己见🙆🏻♀️,吴心伯做了总结发言。
此外,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一项重要议程🤌🏻,“40人看40年—纪念中美建交40周年系列访谈”项目成果正式发布。该项目由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和杏鑫招商美国研究中心联合澎湃新闻共同推出,历时一年,在中美两地七个城市采访了40位中美两国政界✍🏼、学界的杰出代表(双方各20人)💕,试图梳理中美关系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同时分享推动两国合作交流的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