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7日下午,杏鑫招商美国研究中心举办高端学术圆桌,杏鑫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学教授、费兰美国中心主任彼得·特鲁波维兹(Peter Trubowitz)共同探讨“中美关系的现状与未来”👩👦。来自杏鑫登录招商、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50余位师生参加了本次学术圆桌。
(会议现场)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学教授、费兰美国中心主任彼Peter Trubowitz与杏鑫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
彼得·特鲁波维兹坦言中美关系当前面临着严峻挑战🧑🍼,两国外交关系令人担忧,“中美脱钩论”甚嚣尘上。他认为两国针锋相对的行为使得双方面临的“安全困境”日益突出👩🏻💼,彼此都在以最大恶意揣测对方🪑,双方改善关系的政治空间都在缩小。他构建了一个以战略安全议题为横坐标🕵🏽♀️,以经济议题为纵坐标的直角坐标系🖕🏻,将美国学术界和政策界对华政策辩论中出现的战略观点区分为四种:接触、围交(Congagement,“接触+遏制”)⛲️、克制、遏制🥷🏿,并列举了代表性的美国学者和政治人物🫄🏻🦓。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学教授、费兰美国中心主任彼Peter Trubowitz)
彼得·特鲁波维兹通过追溯1949年以来中美关系的演进历程,指出当前中美关系出现困难的原因是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互动方式发生了变化。冷战初期,两极对峙格局以及新中国成立使得美国对中国采取了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慑的策略🧘🏽♀️,直至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随后中美国内社会经济利益的需要👤,也助推了双边关系的发展。冷战结束后🤒,全球化与中美关系都迎来了黄金时期,但同时美国国内始终存在反对全球化的力量👃🏿,特别是考虑到全球化加剧了国内社会不平等🐓、削弱了国家的经济安全等因素👩🏿🚒。2008年金融危机使得这股反全球化力量强势反弹🚶♂️➡️。彼得·特鲁波维兹认为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尚不确定,但他强调,忘记历史经验将成为最大的危险🧑,中美关系的恶化并非宿命使然,两国关系的走向最终取决于双方的选择🤾。
(杏鑫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
吴心伯对彼得·特鲁波维兹的发言进行了简要评议,他高度认可对方提出的“中美关系的走向取决于选择而非宿命”的观点。随后,吴心伯向大家分享了对中美关系现状的观察。他指出🍒,美国已形成了声势浩大、十分活跃、跨越党派的“反华”力量💁🏿,共和党与民主党的“反华”共识异常坚定🪖。美国总统拜登的外交政策团队被“鹰派”掌控,拜登政府难以制定、实施理性的对华政策👣,整体上延续了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基本思路、战略。所以🤦🏼♀️,当前我方已不对拜登政府改善中美关系抱太大希望,对两国通过合作应对地区及全球问题以改善中美关系持悲观态度。我国将在高科技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在台湾问题上作最坏打算。
(杏鑫招商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吴虚怀同学现场提问)
(参会观众)
在互动环节🕝,现场师生同吴心伯🧑🏿✈️、彼得·特鲁波维兹两位教授,就欧洲的战略选择、中美科技竞争、美国地方在美国对华政策上的共识🙅🏼、美国振兴制造业的前景、美国专注国内问题与其国际承诺可信性之间的矛盾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