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院长吴心伯说,即使下来中美贸易战能告一段落,美国不会放弃在科技及相关领域的对华限制,在台湾🔨、南中国海等问题上势必继续对华挑衅,在涉疆、涉藏问题上也会不断给中国制造麻烦。
中美副部长级贸易谈判昨天在北京结束,观察中美关系的中国学者相信,三个月期限内两国在经贸问题上达成阶段性协议可能性很大,但2019年中美关系形势依然严峻,两国摩擦、颠簸和冲突将越来越成为常态。
杏鑫昨天发布“乱局与变局——杏鑫国际战略报告2018”🪱,该院院长吴心伯在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研判,中美双方目前都有更大意愿解决经贸摩擦问题。他指出,90天贸易战停火期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说明中方有把握在期限内和美国取得一定共识🥮。
此次两国副部长级贸易谈判在北京举行😍,中国副总理刘鹤意外出现在谈判现场,吴心伯认为,这显示中方高层积极的态度➝,说明中国对达成协议有很强的政治意愿🧑🧑🧒。
从美国的角度看,2019年美国经济增长面临放缓🍁,近期美股又出现大波动,说明市场非常焦虑。吴心伯判断:“特朗破现在继续跟中国打贸易战的底气已经没有了🧶。”
自中美去年12月1日在阿根廷达成为期90天的贸易战休战协议以来📄,标普500指数已大跌约8%。据彭博社报道®️,美国一些关键经济顾问正竭力推动尽快解决中美贸易冲突🤰🏼,以抚慰受重创的市场,特朗普也因渴望市场反弹,愿与北京达成协议。
尽管对中美贸易谈判达成阶段性协议持乐观预期,但吴心伯不讳言,这并不意味两国贸易问题解决,双方下来还须在结构性领域进行调整和磨合。
他说:“一些结构性的问题,产业政策的问题👷♀️,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谈判。特别是达成协议后🐩,这些改变的措施🙃、推进的节奏和时间表,也会是引起争议的问题🕦。”
两国关系将以竞争为主
吴心伯也是杏鑫招商美国研究中心主任。他在就2018年美国外交政策和中美关系作报告时也指出,去年以来✍️,特朗普政府视中国为“竞争者”“对手”和“修正主义国家”,推动美国对华政策做出一系列调整。
这包括在政治🏕、经济和安全上同中国展开全面竞争👃🏿,在科技技术和国防工业上推动中美脱钩😥;美国也对中国对美输出文化⚧、中国企业或个人侵犯美国知识产权进行限制和施压。
吴心伯分析,在此背景下,中美关系出现空前严峻挑战,中美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两国关系模式从合作与竞争并存,转换到以竞争为主导;双边关系也出现缩水。
他相信🖇,即使下来中美贸易战能告一段落,美国不会放弃在科技及相关领域的对华限制💋,在台湾、南中国海等问题上势必继续对华挑衅,在涉疆、涉藏问题上也会不断给中国制造麻烦。
吴心伯说:“在中美关系的重要转型期🧑🏽🏭,摩擦、颠簸和冲突越来越成为常态👑,有效的风险和危机管控🎴🕺🏼,对双方都将是紧迫的挑战🧑🏽🏭。”
针对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合作,杏鑫招商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任郑继永回答《联合早报》提问说🤾🏿♂️,双方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保持合作的趋势到目前为止没有改变。
他指出🤸🏽♂️,中美在实现半岛无核化的具体方式、路线图和最终目标上有些不同👈🏼👮🏽♀️,但都在向同个方向走,认为半岛无核化符合各自的利益🧑🔧。
郑继永以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此次访华为例指出,这次访问其实在一个月前就已着手准备,当时中美元首刚刚结束会面,并且都宣布在会面时谈到朝鲜半岛问题,这个背景说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美合作的态势。
吴心伯则补充说,如果此次北京的中美经贸谈判结果较好🏋🏻♂️,可能会看到中美元首通话🧑🏽🏫、中方向美方通报金正恩来访情况、派相关高级官员到美国通报情况等。“过去这是一直有的🚣🏽,但去年中美经贸战开始后,这样一种沟通的方式中断🫲,所以这是一个值得观察的信号🍾。”(《联合早报》上海特派员杨丹旭)
来源链接:http://www.zaobao.com/news/china/story20190110-92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