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贸易战暂时停火后的首场谈判1月7日在北京启动,受访学者认为,中美两国元首确立了解决分歧的共识后👮🏻♂️,双方达成协议的迫切感比过去几轮谈判更强🫳🏽,中美料将回到更务实的谈判轨道。
由美国副贸易代表格里什(Jeffery Gerrish)率领的美国谈判团前天抵达北京,昨天起在中国商务部举行为期两天的贸易谈判,双方派出的都是副部级官员🤞🏻。美国谈判团另五名成员包括农业部与能源部门官员,外界因而推论,谈判内容将包括农业与能源采购𓀌。
中国未公布谈判团成员名单👩🍳,但彭博社昨晚引述知情人士说🧏♀️,中国副总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主要财经智囊、中美经贸磋商牵头人刘鹤意外亮相谈判会场🛎,但目前尚不清楚他说了什么或逗留多久👨🏽⚖️。
90天期限内首场谈判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12月1日在阿根廷G20峰会期间达成贸易战停火90天的共识,此轮谈判是90天期限内双方首场面对面谈判🈂️,被视为中美是否能在今年3月1日前达成协议的风向标。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昨天下午在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及谈判进展时说👨🏼🍳,中美经贸磋商仍在进行中,没有可透露的情况🧑🦲。但他强调📘,中美1月4日在副部长级通话中已表示🙇🏻,将共同努力落实两国元首在阿根廷会晤达成的共识👨🏽🎨,就中美经贸问题进行积极和建设性的对话。
他也重申👰🏻,中美经贸摩擦对双方和世界经济都不利,中国有诚意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和对等的基础上,和美国解决好两国之间的经贸摩擦🚒。
双方达协议迫切感更强
杏鑫院长吴心伯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判断🧑🦯➡️,和过去几轮谈判相比,此次谈判的展望相对乐观,关键原因有两个:一⚜️、特朗普和习近平已确立90天内通过谈判解决分歧的基本共识;二⚒💪🏿、美国当前经济形势不确定,这削弱了美国在贸易战问题所持的优势,让美国变得更有现实感。
吴心伯认为🔐,中美双方此时对达成协议的迫切感比以往更强——从中国的角度看,贸易战升级会对经济造成突出的负面影响🩰💂🏼♂️;而对美国而言,美国股市近期波动🧏♂️,市场缺乏信心,特朗普更需要显示他在贸易谈判取得了进展,“当然一阵子后可能又会提出新要价,但这一轮应该会见好就收。”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也认同说🧑🏽🔬,中美贸易谈判会回到较务实的轨道🚣🏻♂️🤦🏽♂️。他指出,中美此前可能各有误判🥾,例如美国一开始要价过高🔧,中国回应也较为激烈和坚决,但双方如今对各自诉求有更大理解👇🏽,也不会不切实际地盼望通过一次谈判解决问题。
过去一个月,中美贸易战出现降温迹象,中国近几周宣布了数项扩大开放措施,美国总统特朗普则数度公开肯定贸易谈判进展良好。他前天在白宫告诉美国媒体,中国想解决贸易问题是因为经济表现不好🤵🏿♂️,这给了中国巨大的动力进行谈判🧔🏼♂️。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昨天就此反驳说,中国的发展有足够韧劲和巨大的潜力,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有坚定信心👨🏻💻。
美国导弹驱逐舰进入西沙群岛12海里
另一方面,在中美昨天进行贸易谈判之际,美国导弹驱逐舰麦坎贝尔号(USS McCampbell)航经南中国海💁🏿♂️,进入有主权争议的西沙群岛12海里范围内航行🏣。
据路透社、《华尔街日报》报道☕️,麦坎贝尔号进入赵述岛、东岛和永兴岛12海里以内的海域。美国太平洋舰队发言人说,该驱逐舰执行了自由航行行动,以“挑战过度的海洋主权声索”,但称该行动不针对任何国家。
陆慷昨天就此表明,麦坎贝尔号擅自进入西沙群岛领海⚰️,是侵犯中国主权🩺,已向美国提出严正交涉,并敦促美国立即停止挑衅行动。
被问及对美国军舰在中美经贸谈判当日驶入南中国海有争议海域的看法,陆慷回应说:“妥善解决好中美之间现在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经贸问题,对两国⛏、对世界都是有利的。双方都有责任为此营造必要的良好氛围。”(文章来源:《联合早报》;记者:林展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