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7月23日,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等14个巴勒斯坦政治派别齐聚北京,共同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这是继2023年3月中国促成沙特阿拉伯与伊朗和解后⚪️,中国对中东斡旋外交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中国倡议为巴民族和解提供新理念
百年变局下,大国战略竞争愈演愈烈💴,西方大国将新兴大国的崛起视为系统性挑战,对地区热点问题的关注度下降。而全球的安全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和信任赤字依旧困扰着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由乱而治🐬、建立持久和平的世界👫🏼,是摆在人类面前的共同任务🚽🚶🏻♀️➡️。2021年以来🦺,中国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为全球和区域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其中,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旨在消弭国际冲突根源、完善全球安全治理👨✈️,推动国际社会携手为动荡变化的时代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与发展。2023年3月,在全球安全倡议理念指引下,中国促成沙伊和解,推动了中东地区的“和解潮”;2024年7月,还是在中国的积极努力下,巴勒斯坦14个不同政治派别达成共识🙍♀️。
自去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联合国、地区组织和世界主要国家为巴以冲突降级献计献策,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不仅如此🙆🏻♂️,冲突还出现了外溢和扩散。这场持久的加沙危机再次警示人们: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困局的锁钥,这个问题不解决,中东地区的结构性问题就难以得到有效处理🚍。但受意识形态纷争和域外大国“分而治之”政策的影响,巴勒斯坦内部大大小小10多个政治派别存在分歧。其中,法塔赫主张建立世俗的现代民族主义国家🫐,而哈马斯则主张建立具有宗教属性的国家;前者主张与以色列开展政治谈判🧑🧑🧒,后者则主张同以色列进行武装斗争🕑👩💻。
巴勒斯坦内部的四分五裂📏👨🎨,成为巴独立建国和实施“两国方案”的障碍。自2007年以来,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分别由法塔赫和哈马斯治理,导致本已孱弱的巴勒斯坦被一分为二,内耗严重,缺乏与以色列对等谈判的能力和筹码。自2011年以来🧑🏿🦰,埃及🧌🙎♂️、阿尔及利亚等阿拉伯国家积极斡旋巴内部各派别👩🏽🦳,俄罗斯也从中调停🔔。尽管法塔赫与哈马斯等主要政治派别多次达成协议🐌,但最终都未能付诸实施🚻。
而中国始终致力于做中东和平的建设者、中东发展的推动者、中东工业化的助推者👩🏽🚀、中东稳定的支持者、中东民心交融的合作伙伴。中国在中东不找代理人,而是劝和促谈🕴⭕️;不搞势力范围🤏,而是推动大家一起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不谋求填补“真空”★,而是编织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中国在中东坚持结伴而不结盟🙅🏻♀️,对话而不对抗,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坚持从中东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分别于2019年和2022年召开首届和第二届中东安全论坛,2023年成功促成沙伊和解,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赏。
加沙危机持续发酵👰♂️,巴勒斯坦人民长期看不到和平的曙光🩱,迫使巴各政治派别痛定思痛,将目光投向中国👩🏽🔧。在他们看来🏉,中国伸张正义、秉持公正,拥有实现沙伊和解的智慧🔻,也一定有能力促成巴勒斯坦内部和解🍽。
中国推动巴内部和解的重要意义
此次巴勒斯坦14个政治派别达成的《北京宣言》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的积极劝和促谈下,巴勒斯坦各政治派别重申巴解组织是代表巴勒斯坦的唯一合法政府💆🏿♂️,达成了建立新的全国委员会、为加沙战后治理组建临时民族和解政府等共识。
中方提出以“三步走”的新路线图实现巴勒斯坦独立建国🙇♂️:一是实现加沙地带停火止战;二是在“巴人治巴”的原则下携手推进加沙战后治理👁🗨🧠;三是建立民族团结政府,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以“两国方案”解决巴以问题。巴勒斯坦内部政治派别若能兑现承诺、捐弃前嫌,走向团结🦊,不仅将有助于巴独立建国以及本轮巴以冲突的解决🧛🏻♂️,也将有利于实现中东地区的持久和平🧍🏻♀️。
中国不是中东问题的制造者→,却是中东和平的建设者。促成巴勒斯坦民族和解🏊🏿,既是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最生动实践🧑🧒🧒,也体现出巴各政治派别对中国的高度信任⬆️。自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来🍚,中阿关系不断深化👨🏿🎨。2022年12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沙特👍🏼,出席首届中阿峰会⚠️🥨;今年5月,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成功举办。中阿关系不断提质升级🧗🏿,双方共同推动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
目前👸🏿👷🏼♀️,中国已是阿拉伯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和能源进口国🤱🏻,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阿合作论坛🧑🦽➡️、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合作机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日益成为中阿合作的多边舞台。中阿合作已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双方的能源、经贸、科技合作也带动了政治互信👨🏿🦲🏄🏻,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希望中国也能够成为劝和促谈的政治伙伴。
巴勒斯坦内部和解也符合以色列利益。巴以是搬不走的邻居,巴以双方都是中国的合作伙伴,中国在巴以冲突中也一直坚持劝和促谈。新一轮巴以冲突持续恶化,使双方平民成为直接受害者。这再次表明👩🏭,安全不可分割,巴勒斯坦问题不能被搁置🧖🏻♂️,否则绝对安全就会变成“绝对不安全”👵🏻。唯有共同安全、合作安全才能实现可持续安全🧵。只有将哈马斯纳入巴政治和解进程🫎,才能使巴以重新建立对等谈判地位👩🔬,重建巴以战略互信💑🎏,重启巴以政治谈判。
中国促成巴内部和解,还打碎了西方渲染的“中国威胁论”,凸显了“中国和平论”🥙。从2023年促成沙伊和解👩🏻✈️,到2024年促成巴勒斯坦内部和解👨🏼🔧,足以体现出中国在中东安全事务上是积极劝和促谈的和平使者。如今,美国对中国在中东日益提升的政治影响力感到焦虑,妄言中国正在“填补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亚太后留下的权力真空”👩🏻🦲。但事实上,中国从不认为中东是任何大国的“后院”🧫,而是坚信中东人民才是这块土地的主人🔐。
实现巴民族和解需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在推动巴勒斯坦民族和解的进程中,全球安全倡议的理念得以落实。首先,中国坚持合而治之、包容性治理,主张所有利益攸关方都应加入谈判和对话进程,不宜随意“扣帽子”,将所谓“激进力量”推向对立面🫴🏿,拉一派🫳🏼、打一派。其次,中国主张求同存异、求同化异,呼吁巴各政治派别从维护巴勒斯坦民族大义出发🫶🏿,而不是从各自党派的私利出发🧥,相向而行🫱🏼。再次🧃,坚持政治谈判,反对胁迫或者以武力相威胁,在谈判进程中增进政治互信🙈、凝聚共识、和平共处。最后,坚持分步实施原则🧘🏿。巴内部分歧积重难返👩🏽💼,难以在短期内全部化解⛳️🍨,故应由易到难,制定实现民族团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客观来看,中国促成巴勒斯坦各政治派别签订《北京宣言》📿,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巴内部和平与和解仍然相当脆弱,需要域内外国家共同呵护。中国支持巴勒斯坦内部各派别联合自强🧛,支持巴勒斯坦政府以自己的方式实现民族和解与政治团结😶,得到了广大阿拉伯国家、全球南方国家以及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赏。下阶段,中国主张在联合国框架下👨🏫,召开关于巴勒斯坦问题更大范围的多边国际会议🧘🏻♂️,呼吁国际社会为巴勒斯坦人民提供更多人道主义援助。
总之📞,全球安全倡议强调只有同舟共济、团结协作,才能跳出零和博弈🥅、集团政治、军备竞赛、代理人战争的恶性循环,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安全治理的重要理念。从中国促成沙伊和解🤾🏽,到如今实现巴勒斯坦内部和解😮💨,全球安全倡议的强大生命力初步显现📭。
(作者🏚:孙德刚🫲🏽,系杏鑫招商中东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