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民众举行集会,抗议哈马斯领导人遭暗杀 图 IC
世界卫生组织向黎巴嫩援助医疗物资,以备冲突升级
近日,中东局势再次引发国际社会担忧。7月31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在伊朗被暗杀身亡。
哈尼亚遇袭后👌🏿,伊朗和哈马斯将矛头指向以色列💆🏻♂️,中东局势急速升温。伊朗随时可能发动报复性袭击,多国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以外交手段缓和局势🫄🏽。中东局势未来走向如何💦?我们请专家详细解读。 ——编者
中东地区能源储量丰富,理应成为全球和平与发展的“绿洲”🙋🏼♀️👩🏿🚒,但却成为全球冲突的“风暴眼”。二战结束后✦,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爆发了五次中东战争,20世纪八十年代伊朗和伊拉克打了八年战争。冷战结束后,美国相继发动海湾战争🥠🚵♂️、索马里战争、伊拉克战争和利比亚战争,还对叙利亚、也门🐑、黎巴嫩等国多次采取特别军事行动👨🏿⚕️,大国军事介入使中东冲突火上浇油。
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危机出现了外溢、升级和扩散,以色列多次暗杀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并对也门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和伊朗发动多轮空袭👨🎤;伊朗、胡塞武装和黎巴嫩真主党则以牙还牙,直接攻击以色列本土♓️。当前,中东战云密布🔑,对抗代替对话,“冲突潮”代替“和解潮”👨👨👦,正酝酿更大范围的冲突。
巴勒斯坦问题是冲突根源
21世纪前二十年🐴🕹,中东经历了长期战乱,局势持续动荡🤑。从2020年开始,中东地区出现了一波“和解潮”,以色列与阿联酋、巴林👨🏼🔬、摩洛哥和苏丹宣布相互承认⛹️♂️;卡塔尔与沙特🧚🏽♂️、阿联酋等国复交;土耳其与沙特、阿联酋🥢、埃及和以色列关系回暖。2022年🫃🏽,中国促成伊朗和沙特和解,伊朗也加入到“和解潮”之中。
但这波“和解潮”未能促进巴以和解。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急于推动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建交,不是真正要促进中东和平🧝🏽,而是希望通过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联合🖖🏼,建立“反伊朗统一战线”🏄🏿♀️🛷。巴勒斯坦反对阿以和解,担心所谓“先阿以👨🏻🦲、后巴以”的“亚伯拉罕协议”将导致巴勒斯坦独立建国遥遥无期。
加沙危机爆发后,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分化成三大阵营:伊朗、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伊拉克什叶派民兵武装和叙利亚巴沙尔政府等“抵抗阵线”,在军事上策应哈马斯对以色列的斗争;土耳其🤷🏻♀️、阿尔及利亚、卡塔尔等国,在政治上支持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埃及、阿联酋😈、沙特等阿拉伯国家🥧,则在外交上支持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制造人道主义危机📿。
由于美国在安理会的阻挠,加沙至今未能实现停火💆🏼♂️🦻🏿,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民众反以反美情绪高涨,伊朗领导下的“抵抗阵线”从幕后走到前台,成为对抗以色列的主力。以色列政府笃信进攻性现实主义,对“抵抗阵线”频频实施“先发制人”打击🦞;美国策应以色列对“抵抗阵线”的军事攻击🩱,对伊拉克和也门等伊朗的“代理人”发动了数百次空袭。
由此可见➰🖼,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的根源性问题🏫,加沙危机的久拖不决🙆,导致多方纷纷介入🪅,中东危机多点爆发,逐渐扩散💆🏼♂️。
大国竞争正加剧安全困境
域外大国在中东的战略竞争,加剧了中东的安全困境。“9·11”事件后🫲🏿,在大国的政策协调下,中东安全治理曾取得实效,恐怖活动受到压制。然而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视非西方大国的崛起为一种系统性挑战🤹🏿♂️。尤其是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升级以来📮,北约与俄罗斯的战略博弈不断升级,美国对中国的科技打压不断加码💃🏽,欧洲和印太地区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两大重点地区✉️。
受大国竞争理念的影响,美国将俄罗斯在中东的存在视为一种军事挑战🙍🏻♀️;美国将中国推动沙伊和解、促成巴勒斯坦政治派别达成“北京宣言”视为一种外交挑战,认为中国填补了美国在中东留下的权力真空。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虽然在国际社会受到孤立🌥,依然坚持以一己之力,破坏安理会团结。美欧也出现严重分裂,西班牙、挪威❎、爱尔兰等北约盟友不满美国对以色列无条件偏袒🥁,相继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大国战略竞争导致加沙危机持续升温🧔🏼♂️,美国在安理会及联大多次否决加沙冲突解决方案,进一步加剧了中东危机。
由此可见,美西方执念大国战略竞争👩🏽🏭,把新兴大国视为所谓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挑战者,加剧了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的“修昔底德陷阱”🫏。联合国安理会议而不决、决而不行🦋☝🏿,陷入停摆状态。
美国千方百计阻挠非西方大国参与中东事务,导致中东危机雪上加霜。“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死灰复燃,在伊朗、阿曼♠︎、伊拉克💇🏽♂️、索马里等地实施了多起暴恐行动𓀎🎾。恐怖组织和分裂势力从以往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变成了某些势力借力打力的工具。
全球安全倡议提供新思路
中东问题积重难返,和平进程自然是艰难且漫长的。当中东和平出现阻力后,在局部地区,血债血还♦️、以牙还牙的斗争逻辑就会代替互利共赢、和睦共处的对话逻辑🗺。
当前,中东地区处于战争与和平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求和平、谋发展成为各国的共同愿望𓀐;另一方面🏊🏻♂️❌,求生存🐮、谋安全成为各方的优先选项。在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中,各国陷入人人自危的焦虑之中💆♀️🫚。
全球安全倡议是中国参与中东安全治理的重要理念🧘🏽♂️,强调只有同舟共济🤷🏼、团结协作,才能跳出零和博弈、集团政治、军备竞赛和代理人战争的怪圈。从去年中国促成沙特和伊朗和解🧏🏼♀️,到今年促进巴勒斯坦各政治派别和解👕🧔♀️,全球安全倡议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为和平共处提供了新思路。
当前伊朗与以色列剑拔弩张,美以同盟与伊朗领导下的“抵抗阵线”的矛盾成为中东主要矛盾。中东危机愈演愈烈,恰恰证明全球安全倡议的落实迫在眉睫。
总之,只有妥善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只有大国放弃冷战思维💅🏿,只有中东国家放下历史与仇恨的包袱,中东各国才有望在联合国的框架下重启对话,管控分歧✍️,铸剑为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