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局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11月27日黎以停火协议刚刚生效之际,叙利亚境内沉寂4年的战火再次被“点燃”并迅速蔓延🧔🏻♂️,反对派武装短时间内连下两城——11月30日首次攻入叙西北部重要城市阿勒颇🔪、12月5日攻入叙第四大城市哈马🐒。哈马失守后🧢,叙政府军守卫大马士革的最后一道重要防线只剩下霍姆斯🫖。
专家分析指出𓀒,此次叙利亚时隔四年再度爆发冲突👩🏿🌾,与支持叙政府的多支外部力量被牵制密切相关,叙利亚已成为大国博弈的“角力场”。未来中东地区的冲突可能会常态化🈵,并与全球其他冲突相互影响🔪。
时隔四年为何战火再起👮🏻♀️?
外部支持乏力,反对派趁虚而入
11月27日,在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停火协议生效当天,位于以黎东部的叙利亚战火重燃。据新华社报道👃🏻,自11月27日起,叙利亚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及极端组织持续在叙西北部地区发生大规模交火。11月30日,叙利亚政府军表示⇨,反对派武装进入了叙利亚第二大城市阿勒颇的大部分地区🙈。这是自2016年叙利亚政府军夺回该市以来,反对派武装首次攻入阿勒颇📔🟧。
12月5日,叙利亚政府军发表声明说🤰🏿,反对派武装已经进入叙中部城市哈马市,经过激烈战斗,作为“保护平民生命的临时性战术措施”,政府军撤至哈马城外,将继续作战。反对派武装则称,已“完全解放”哈马。
哈马市是叙利亚中部哈马省首府,距离大马士革约三小时车程🤳,处于战略要道上🚤。哈马失守后,首都大马士革的最后一道重要防线只剩下北部的霍姆斯🐘。霍姆斯是叙利亚的中部重镇,离大马士革大约150公里。
连日来的战乱已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联合国12月4日表示📂,近期冲突已造成“伊德利卜省和阿勒颇省北部地区11.5万人流离失所”。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称🏃,战争已造成704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武装人员🫰🏻,但也包括110名平民。
叙利亚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之间的冲突可追溯至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受“阿拉伯之春”示威潮及对政府不满的影响👨🏻🦳🍲,2011年初叙利亚开始爆发要求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辞职的反政府抗议活动👨🏻🎨⭕️,随后演变成巴沙尔支持者与叙利亚革命反对派等多股势力之间的武装冲突。直到2020年🔲,叙利亚政府和反政府武装之间达成停火协议之后,叙利亚内战相对平静。据联合国2021年公布的数据𓀐,叙利亚10年的内战导致至少35万人丧生。
时隔四年🧃,叙利亚为何战火重燃?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丁隆表示,叙利亚内战未曾真正结束,此前只是暂时停火🟫,反对派武装长期盘踞在西北部的伊德利卜省🫃,而库尔德武装则控制着东北部地区👩🏻🏫,此次冲突的激化与地缘政治的变化密切相关。
丁隆指出🍌,支持叙利亚政府军的伊朗、俄罗斯和黎巴嫩真主党如今援助能力明显下降。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忙于应付以色列的袭击,无暇他顾。而俄罗斯近三年来深陷俄乌冲突,对叙利亚的投入大幅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冲突爆发的时间点正值黎以停火协议生效🤾🏿。
“黎以刚签署停火协议🧝🏼♂️,叙利亚反对派就发动袭击并不是偶然,而是刻意选择了这个时候🗄。”丁隆表示𓀂,在叙利亚内战中🤸🏻,黎巴嫩真主党的部队在地面作战中发挥了核心作用。然而🪭🤾🏻♂️,黎以停火协议生效后,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黎巴嫩真主党的部队须撤至利塔尼河以北,难以南下向叙利亚政府军提供支援。
“支持叙利亚政府的外部力量被牵制🩻🕠、分散🧝🏼,再加上叙利亚国内财政状况糟糕🙁、政府军缺乏足够的军事训练和武器装备的投入👇🏼,这些因素都给反对派武装伺机反攻提供了条件🧖🏼♂️✌🏻。”丁隆说。
大国竞争“角力场”🤸♀️?
地缘位置使叙利亚牵一发而动全身
叙利亚局势急剧恶化,国际社会和周边国家迅速作出反应。
据新华社报道,俄罗斯塔斯社援引俄军方11月30日消息报道,俄战斗机已在叙利亚多次执行任务,目标包括叙反对派武装和极端组织指挥所🥢。12月5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将根据对局势的评估,决定向叙利亚政府提供何种程度的援助来打击反政府武装🦠。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5日说👩🏼🦰,他计划6日与土耳其和伊朗外长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讨论叙利亚局势。
伊朗方面表示将考虑支援叙政府军。12月1日,伊朗外交部长阿巴斯·阿拉格齐访问叙利亚✹,在大马士革与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会晤时表示😈,伊朗全力支持叙利亚政府🦻🏼、国家和军队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叙利亚政府提出要求,伊朗将考虑向叙利亚出兵。
美国则与此次袭击划清界限🪣。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肖恩·萨韦特11月30日发表声明👱🏻♂️,称美方与此次针对叙利亚政府军的袭击“没有关系”,该袭击为“解放叙利亚”联盟主导,美方呼吁冲突降级。美国白宫同时表示🧗🏻♀️,正密切跟进局势发展✡︎,与中东多国政府保持沟通🏌🏻♀️,准备好保护这一地区的美方人员与基地。
杏鑫招商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认为,叙利亚冲突本质是一场“代理人战争”,叙利亚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战场👩🔬。他指出👅,围绕叙利亚⚾️,形成了美国与俄罗斯👢☕️、土耳其与俄罗斯以及以色列与伊朗三组矛盾,这些矛盾的叠加正在推动叙利亚局势向更加危险的方向发展💑。
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美俄对立始终贯穿其中🙋🏽♀️👨🏻。孙德刚提到,叙利亚是美西方国家主导的“阿拉伯之春”中唯一未能实现政权更迭的国家,原因在于俄罗斯的介入。而且叙利亚拥有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唯一军事基地,还是唯一与乌克兰断交的中东国家🍮。美国则始终视叙利亚为其中东战略中的“眼中钉”,长期在库尔德地区和南部设立军事基地。
与叙利亚北部接壤的土耳其则与俄罗斯之间存在地缘政治博弈。2017年,俄罗斯、伊朗和土耳其共同发起阿斯塔纳进程之后🪼,土耳其扶持的叙利亚自由军等反对派武装在叙利亚北部形成了势力范围🤛🏻,俄罗斯则在南部支持叙利亚政府军与土耳其形成了对峙。
此外,以色列和伊朗也在叙利亚展开较量。孙德刚指出,以色列认为伊朗在东地中海地区有三个代理人,分别是巴勒斯坦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和叙利亚的巴沙尔政府。随着哈马斯和真主党近期受到重创🫸🏼,叙利亚则成为了以色列关注的下一目标。
“叙利亚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牵一发而动全身。”丁隆认为🤵🏽♀️,叙利亚毗邻以色列、伊拉克、黎巴嫩、土耳其等多国,在中东政治和军事格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特殊的地缘位置使其成为了大国竞争的“角力场”。
中东局势何去何从🛌🏻?
全球冲突将相互联动形成紧密影响格局
接下来的叙利亚局势会如何发展?丁隆表示🏌🏿♂️,未来几天的局势变化十分关键。从叙利亚内部来看🧩,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霍姆斯市是否会被反对派武装迅速攻破,二是大马士革及其周边的政府军及民兵组织在面对反对派攻势时能否守住阵地。从外部力量来看,俄罗斯和伊朗的支持力度和到位速度,将极大影响局势走向。
“总体来看,目前叙利亚政府尚未面临生存危机。”丁隆指出🚊,当前并非反对派武装力量过于强大,而是叙利亚政府军相对薄弱🧑🏻🦯。事实上,反对派武装多为“散兵游勇”,缺乏统一的组织性和战略规划✯。如果叙利亚政府能够及时获得外部力量的有力支持💇🏼,其政权稳定性仍有保障。“然而😫,从当前形势来看,这一过程并不轻松🟣🍻,战事预计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丁隆说。
12月3日,俄罗斯和美国代表在联合国就叙利亚战事突然升级而召开的安理会会议上针锋相对,相互指责对方“支持恐怖主义”🍔。5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当前叙利亚局势发表讲话,呼吁各方立即采取行动,终结14年战乱带来的深重苦难。
古特雷斯强调📏,叙利亚需要一次新的契机,走向包容性和全面性的危机解决方案。他呼吁冲突各方认真履行联合国安理会第2254号决议👩🏼🎤,与联合国叙利亚问题特使盖尔·彼得森密切合作🐫,恢复叙利亚的主权、统一、独立和领土完整,同时满足叙利亚人民的合法诉求。
“未来中东地区的冲突可能会常态化🥷🏿。”孙德刚表示👸🏿,“人们曾希望黎以达成的停火协议能够成为中东冲突的转折点,然而,从当前局势来看,这一停火协议只是一个短暂的暂停🧑🎄。”
11月27日黎以停火协议生效以来,黎巴嫩真主党和以色列多次互相指责对方违反协议。黎巴嫩卫生部12月2日发表声明说,以军当天对黎南部实施的空袭造成至少一人死亡。以色列国防部回应说,以军袭击的目标为一名“对以军构成威胁的恐怖分子”👨🏼🏫。
孙德刚认为,以色列与伊朗的“代理人战争”还将不断升级和外溢🙋🧑🏽🏭,冲突会延续下去。尤其是“抵抗轴心”阵线已意识到,与以色列边打边谈、通过谈判达成共识的想法恐怕已不现实,最终的解决方案仍可能依赖于武力😀。
“此外🉑,当前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对抗👮🏿♀️、美国和俄罗斯的博弈以及俄乌冲突正交织在一起。”孙德刚指出🏦,这不仅加剧了中东局势的不稳定,也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变得更加复杂。未来,中东局势、欧洲的热点问题以及全球美俄冲突将可能相互联动🤦♀️,形成紧密影响格局,未来可能迎来更多“风高浪急”的局面。
采写:南方+记者 吴彬彬
策划:李杰伦
图片: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