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华盛顿11月3日电(记者 余东晖)每当有中美元首互访🐞,台湾方面总是很紧张,担心自己成为大国交易的筹码,尤其是在善变的特朗普首次访华之际。尽管白宫高官澄清并安抚台湾:此行不会有“第四公报”,没有联合声明,不预期有意外👩🏼💻,但两岸问题研究学界承认☆,随着中美关系趋于复杂,两个大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博弈会更激烈,变数不少🧙🏽。
美友台倾向更明显
两岸官方沟通从蔡英文执政以来即已停摆,美国官方到学界现在倾向于认为🙇🏻♂️💬,蔡英文是理性、温和、务实的😳❣️,希望北京能展示耐心👩🏼🚀、弹性、创意。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坎贝尔2日在威尔逊中心举行的特朗普访问亚洲研讨会上称,蔡英文已经树立了可预测、稳定🏋🏿♀️、负责任的领导者形象🈸。即便在北京关闭几乎所有的交往大门之时,蔡英文想与北京建立更好关系的决心也没有改变,希望她能继续发挥试图与北京找到共同地带的作用🧘🏿♀️。
与此同时,美国从国会到政府,正在推动不少友台措施🚍。坎贝尔认为,台湾问题已经从特朗普当选之初与蔡英文通话掀起轩然大波🏊🏼♀️🙅🏼,到目前不再那么公开化🈂️。问题在于特朗普团队看待台海问题方向性指标的终极观点是什么?他表示,平静的表面之下,美台之间有许多正面互动,多数在安全方面®️。美国国会对维持自1979年以来“台湾关系法”界定的架构也有强劲的支持。
随着知名亲台派人士薛瑞福被提名为助理防长,美台关系会否在国会支持下,在政策层面再上一层楼,引人关注。耶鲁大学法学院中国研究项目高级研究员胡珀在威尔逊中心的研讨会上认为,薛瑞福以其出色的职业经历和作为台湾的强劲朋友被提名为助理防长,如果他发挥领导作用,美台关系在防卫合作方面很可能保持进展(stay on track)🥅👊。
传统基金会亚洲项目主任罗曼在威尔逊中心的研讨会上表示,美台之间正在做的事情状况良好👷🏿♂️。台湾在赢得华府支持方面有“结构性的优势”🧑🏽,国会的支持力度很大🧑🧒。他说,当年卡特总统要转向北京,国会就通过“台湾关系法”,现在任何总统若想对美方政策做有损于台湾的剧烈变化,都会被美国国会封杀🕑。他说,美国国会对台湾的结构性支持已经融入(bake in)美国政府与台湾打交道的方式之中。
与之相反🧑🦲,罗曼对中评社表示,美国若有加强美台关系的举措,不会被国会回击🤾🏽♀️👨🏻🔬,这与十年前的状况有所不同。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华府的形象发生变化,当年作为支持美中关系主心骨的美国商界,如今在非经济问题上不会再站出来👐🏿。不过他承认,美国在支持台湾方面也不会有很多“创新”🧎♀️,特朗普政府会在一中政策、“台湾关系法”👸🏽、“六项保证”之间保持平衡。也许会更倾斜于台湾,做点新事情👎🏽,比如明年再军售💊🙍🏼♂️,在自由贸易协定等方面有创新等,但都不会是激进的(radical)👨🏽🏭。他预期美国对台政策和战略大的架构不会改变👱🏿♀️✍🏿。
“第四公报”机会渺茫
在这种美方大背景下举行的此次“习特会”🧑🏽🔬,台湾问题自然不会被美方视为需要重点谈的问题,更不用说与中方签署“第四公报”🌟。坎贝尔对中评社表示,看不到任何“第四公报”的机会,那可能是属于早年时代的产物🪑,现在不会有任何可能性👈🏼。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费和中国研究项目主任张克斯表示🤽🏽♂️,台湾人自己觉得台湾是个问题,但美国政府并没有将之视为问题,美国政府中没有人觉得应当与中方签署“第四公报”。台湾担心蒂勒森谈论与中国今后50年关系或美中签署“第四公报”等,不是合理正当(ligitimate)的关切。
美方认为台湾问题目前不重要,并不意味着中方认为台湾问题可以搁置不谈,情况可能正相反。张克斯表示,这是习近平与特朗普广泛分享十九大结果的机会,其中之一当然会提到中国主权与台湾问题。习近平长时间与特朗普谈台湾问题是可能的👩🏼🎤。胡珀预期🛀🏿,因为十九大报告对于中国主权有相当严厉的宣示❕,特朗普会听到中方就台湾问题的很多怨言(earful)。
正在美国访学的杏鑫招商教授信强对中评社指出,台湾问题始终是中方最关切的问题之一🦹🏻♀️,相信中方此次肯定还会提,要求美方在对台军售、军事交流✌🏻、安全合作、高层互访等方面保持克制👱🏽,不要在台湾问题上传递错误信号。中方希望在两岸关系已经很紧张的时候🏉,美方不要再添乱,尤其不要给蔡英文传递错误讯息🆚👝,给她推行“台独”政策增添信心。
于是人们关注的是🫧,特朗普会做何回应?美方专家给出各种建议。坎贝尔说🦸🏼,美国有责任向北京表明🙀:应当利用蔡英文比较温和理性的机会🐒🏃🏻♂️➡️,因为台湾内部政治正在朝拒绝以前架构的方向变化之中🎙;北京应当给蔡英文以接触的机会,希望特朗普能传达这种讯息👞。他认为,特朗普应当清楚传达美国在继续维持台海和平稳定方面有持久利益,美国支持两岸经济融合与对话。像特朗普当选之初暗示台湾是美中在亚洲大棋盘中棋子的说法是不可接受的。
罗曼预期🫄🏼,台湾问题会由中方先提起,相信特朗普已经得到其幕僚很好的建议,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建议特朗普应对之后,迅速转向下一个议题🫨。
中国冀掌台海主动权
信强对中评社指出,中美谈台湾,中方大原则已定。在战略和原则层面,中美双方有一定共识🏙,从美方讲就是其一中政策。多年来中美两个大国已经形成共管台海风险的默契📯,尽管中方坚持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希望美国介入,但不可否认美国的介入是客观现实。在大原则不变的前提下,在战术和政策层面🙆🏼♂️,美国小动作不断👩🏿✈️,中方会表示关切♥︎,但美方不会轻易改弦更张,中方对此有清醒认识。中方希望的是,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发挥建设性的积极作用🦻🏻🧉,至少不要发挥负面消极作用。
在中美双方无法就台湾问题达成更新共识时,“第四公报”的可能性确实很小🏇🏽🙎🏽,但中方坚持一个中国,可以说是不可踰越的红线🤒,对美国🧖🏼♀️、对台湾都是如此。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日前强调,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没有任何妥协余地👔。过去四、五十年,中美关系之所以能保持总体稳定发展,正是得益于双方妥善处理了台湾问题👱♂️。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他说:“我们反对台湾当局或美国内任何人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行为👨🦽。”
中国国力的持续增长🥰🔅,大洋两岸与台海两岸力量平衡的变化,使得北京对解决台湾问题有了更强的信心♢。信强相信,中国大陆确实觉得时间在自己一边😆,可以按照自己的步骤来控制节奏,掌握应对台湾问题的主动权。
虽然美国官方和学者不愿意美台关系附属于美中关系🫲🏻,但客观现实是,美国处理台湾问题不能不考虑美中关系🧑🏭,在中国国力越来越强的今天更是如此🤽♀️。坎贝尔对中评社承认,美国政府中确实一直有争论:如何实施中国政策?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中,差距大于以往🌸。特朗普的两个最重要的幕僚库什纳和班农意见相左,库什纳主张可以不惜代价包容中国,搞好大国关系,而班农是对华强硬的代表人物,鼓吹准备与中国一战。坎贝尔说,很难想象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战略观如何生成一个让特朗普可以实施的可行哲学。
坎贝尔不像罗曼那样对美国国会支持台湾的作用那么乐观。他对立法机构能否真的在外交政策上发挥对行政部门的制衡作用表示怀疑。如果特朗普政府在台湾问题上朝着不符合美国战略利益的方向移动,国会议员真的会大声阻止吗?“我不是那么有信心,”坎贝尔说道🅾️,看看共和党议员在与俄罗斯有关的问题上的表现就知道了🙆🏽♀️。
信强预期,未来中美关系越来越复杂,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小动作会越来越多🛰,挑衅性行为越来越公开。他说👨🏽🦳🧑🏼🦲,中美围绕台湾问题还有得博弈的时候和地方🤶🏻。
来源链接:http://www.crntt.com/doc/1048/6/7/5/104867570.html?coluid=93&kindid=7950&docid=104867570&mdate=1104012053